日本的电影,文艺成为了他们的代表,温馨、温情、小情绪等等心理的感应,成为了日本电影的标签。
就如提起美国作品,想起的就是科幻大片,提起香港电影,就是枪战警匪。
而这次咱要分享的作品,只是听名字,就能感受到温情的作品:《不砍梅树的傻瓜》。
这部电影很简短,算上片头与片尾,满打满算,也才76分钟,上映后的反响也很差,上座率低到爆棚,上映后一年,豆瓣至今未给出评分。
但就是这样一部又简短又小众的作品,看过的人都拍手叫好,说这是日本电影的代表,就如《人生果实》一样,让人泪目。
在观看过《不砍梅树的傻瓜》这部电影的人群中,有人说:76分钟的作品,我哭了三次!
在掐头去尾后,相当于平均20分钟哭一次,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感人程度。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个患有轻度认知障碍以及自闭症的年轻人阿忠,一直与年迈的母亲一起生活。
因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所以没啥知识文化,平日里表现和小孩子一样,这样的性格与智商,受到了邻里的歧视。
一直到,新来了一家三口的邻居,邻居也很奇怪阿忠的表现,尤其是阿忠家,一直不砍梅子树。
在邻里看来,不砍梅子树的人,是傻瓜,因为只有砍掉了多余的树枝,才能让梅子树结更多的果实。
但是小忠家一直不砍,新搬来的邻居,在后续的了解中,方才得知小忠不砍梅子树的原因。
这是小忠爸爸种的梅子树,小忠爸爸逃跑了,从未回家,但小忠不在意,他只在意,这是爸爸的树,所以舍不得砍。
这部电影的故事线,真的很简单,拍摄的目的却意义重大,是为了唤醒普通大众,多多关心身边的小众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真的很需要大众的包容与帮助。
很多时候,成年人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揣测别人,这样的“自我意识”,很容易伤害到本就弱势的群体以及特殊群体。
所以,导演和香岛太郎导演,一直在主张一个观点:多让孩子去与弱势群体以及特殊群体接触,保持孩子童真的性格,会给予弱势群体不一样的关爱,会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情绪,从而释放自己的本心。
这部电影很简短,这几乎是所有的观众,都不满意的点,因为和香岛太郎结束得太仓促,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没有填补。
但在我看来,这却是这部戏的最大亮点,导演没有直接给出大团圆、大圆满的结局,而是点到为止,让观众留下遗憾,后续的故事,全靠观众自己去脑补,去感受。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和香岛太郎这样的结束,属实不是高明的手法。
但若站在和香岛太郎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因为导演和香岛太郎,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他患有癫痫,整部电影,都是导演的“感悟”与理解。
所以,若是站在弱势群体的视觉:人生本就没有圆满,也许今天可以遇见一个理解我的人,可以让我感受到开心,但更多的时候,感受的是不理解与恶意。
《不砍梅树的傻瓜》只是生活中,那芸芸众生中,那一部分弱小群体的缩小版而已,阿忠没能收获到大圆满的结局,芸芸众生中的弱势群体,也没有收获到。
我想,这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是:不要去设想阿忠会走向何方,是否能有个圆满的结局,与其去想影视中不圆满的人,还不如将更多的心思,放在社会中,去关爱、去重视那些残障与弱势的群体。
他们,可能与阿忠一样善良淳朴,但却尚且不如阿忠幸福,至少阿忠有一个永远爱他的母亲,以及理解他的朋友。
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可能连这些,都是奢望啊。
不得不说,日本的作品,深悟过后,是震撼,小小的生活中,蕴含的是大能量与大智慧。
不日本,不文艺,从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一种精神与象征,日本的作品,在寓意以及对社会的反馈,有着自己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