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时间5月24日,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进入了主竞赛放映的最后一日。当天放映的两部新片,巴勒斯坦导演苏莱曼久违六年的作品《必是天堂》获得了映后观众们起身鼓掌10分钟的待遇,也让这位导演热泪盈眶。而《西比勒》作为最后一部放映的主竞赛单元影片,观者寥寥,反应冷淡。
同一天在电影宫内举行的发布会上,前一晚用3个半小时"夜店蹦迪"惹怒观众的柯西胥则被记者们惹怒。除了直接回怼记者问题很蠢,更是在记者会结束后立刻起身离场。
虽然柯西胥也是金棕榈得主,但是这次回归戛纳,他的作品《宿命,吾爱:幕间曲》也并没有获得一致的好评。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电影几乎没有情节,三个小时几乎都是在夜店里蹦迪。23日晚上10点的放映引得大量记者退场。
在24日早上的记者会上,就有记者向导演柯西胥问到他对观众退场的看法。柯西胥说自己对观众离场并不会感到生气,但希望观众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这群演员身上:"我想试点新的。不是每个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看待别人的角度。不是每个人喜欢这样的电影。所以这一点都不会让我生气。如果我看到的就是我想看的,那不可能让所以人喜欢。如果每个人欣赏电影的角度都一样,那就是场灾难。"
但接下来,柯西胥就没有这么的和颜悦色了。不管是主持人还是记者,当提问集中到电影无情节无意义这个方向时,柯西胥都会表示,这个问题太愚蠢,他不想回答。更提到,自己拍这部电影就是回应这些愚蠢而且不健康的问题。随后,有一个记者问到了他24日早上放映场次向观众道歉,以及他本人被警方调查的事情,引得柯西胥面色大改,开始显得生气。
对于这位记者的提问,他表示:"你问了3个问题。我接受的教育让我为占用了大家的时间而道歉。我道歉是因为把目光吸引到了我身上。我道歉是希望大家能把目光放到演员们的身上。你的问题则是引到了警察调查的事件上。我目前没有留意任何的调查事件。"记者们的问题也让柯西胥心情越来越糟糕。在记者会结束后,柯西胥立刻起身离开,头也不回。似乎他与戛纳的关系仍然有待缓和。
巴勒斯坦导演伊利亚·苏雷曼新片《必是天堂》在首映过程中多次响起掌声和欢笑声,在主竞赛单元放映的最后一天迎来这么一部轻松愉悦的影片,让不少媒体记者在长达近两周的密集看片与工作后得到了一次彻底放松的机会。
苏雷曼以片中造型出席现场,映后观众鼓掌时间长达十多分钟,向这位老导演致以了最高敬意。
影片由他本人担任主角,就像是一本属于他的旅行观察日记,他从祖国巴勒斯坦离家前往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透过他冷漠的脸庞、疑惑的表情与迷茫的眼神,我们看到了一幕幕当下社会的荒诞情境,他的个人镜头与这些画面通过对立正反打构建起镜语关系:他与社会之间已经形成了隔阂与无法跨越的屏障。
电影带有雅克·塔蒂的讽刺喜剧风格,但背后透视着导演更为严肃悲观的政治态度与内心世界,比如国族危机,对自我身份的焦虑不安,对现代社会发展型态与社会群体的失望与不解。影片由一个个单一场景拼接,类似罗伊·安德森的电影架构方式,但这样的松散结构也间接消解了更为顺畅的情绪与反讽强力。
伊利亚·苏雷曼曾以《神的介入》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评审团奖,此次获奖机会也很大,可以冲击最佳导演奖。
而主竞赛放映的最后一部影片《西比勒》反应则略显冷淡。虽然电影有法国本土明星参演,但是对于心理分析师的刻画仍显得有些浮皮潦草,故事线索也显得有些混乱。在晚7点30开始放映的巴赞厅内,亮灯后仅剩下零星几个记者来为这部电影捧场,反应显得有些冷淡。
虽然《西比勒》在故事架构和导演技法上显得有些不足,但却是今年主竞赛单元里少有的女主角表现抢眼的电影。主演维尔日妮·埃菲拉曾与伊莎贝尔·于佩尔合作过2016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大热作品《她》。此番独挑大梁,也让她成为了今年能够竞争最佳女演员奖项的人选之一。
法国时间5月25日晚,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迎来闭幕。届时金棕榈等7个大奖的归属也将逐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