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7日,柏林电影节进入到了第三个比赛日的进程。在当日的主竞赛单元里,上映了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的《多甫拉托夫》、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伊娃》以及德国本土影片《过境》,三部影片。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部影片都是作家题材的电影,算是柏林给此类影片的一个小小的集体展现空间。而且,这些影片均出自名导之手,也给寒冷的柏林,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非竞赛单元方面,台湾导演黄荣昇的《小美》,在全景单元里上映。影片聚焦在吸毒少女小美(由饶星星饰演)神秘失踪后,透过九位曾经和小美有过交集的九位人物访谈与回忆,逐渐拼凑出小美生命的样貌与轮廓,风格黑色迷幻。从镜头语言上看,黄荣昇的镜头带有强烈的侯孝贤风格,与另一部今年参加柏林的台湾影片,来自侯孝贤弟子赵德胤的《14颗苹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的《多甫拉托夫》讲述的是著名作家谢尔盖·多甫拉托夫尚在苏联生活期间的一段往事。谢尔盖·多甫拉托夫现在是美籍俄罗斯著名作家,1987年起侨居美国。发表多部作品,是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三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手提箱》、《我们一家人》等等。影片的故事发生在1971年的四天时间内,当时作家依旧住在列宁格勒。在这四天里, 主人公卷入了各种事件, 每一次意外和其中的政治关联都使他得出一个结论,:作为一个作家, 要走自己的路, 不要听从任何人的劝告。
矛盾的交织循环、与布罗斯基的对话、列宁格勒的世俗生活,、西贡咖啡馆、大剧院的全盛时期、苏联的老电影…… 这一切使 《多甫拉托夫》不仅是一部传记电影, 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整部影片充满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怀旧感和迷幻感。为了做到这样的质感,小阿列克谢·日耳曼找来了谢尔盖的女儿凯瑟琳一起花费了两年时间编写剧本。因此,影片在质感上,与日耳曼此前的作品《电子云层下》截然不同。那些独具风格的镜头和烟雾缭绕的布景,不禁令人想到了塔可夫斯基的名作《乡愁》。《每日银幕》称:"男主角表演精湛,有着挥之不去的悲伤、和蔼与宅心仁厚之感。"
《伊娃》来自法国老牌导演伯努瓦·雅克,他是新浪潮一代的导演之一,曾经是《广岛之恋》、《情人》的助导,1974年开始影像创作生涯,编导过30多部影片。与《多甫拉托夫》比较,《伊娃》则是典型的法式伦理片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一个颇具才华的威尔士作家寻找避难所,祈求躲雨。不料,避难所内的伊娃是一个爱财如命的蛇蝎美女。于是,在阴冷的雨夜中,一场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猫鼠游戏,渐次展开。道德、欲望、才华、金钱,甚至是血液和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金钱的世界中,究竟还有没有人性与道德。
影片改编自詹姆斯·哈德利·契斯的同名小说,曾经在1962年被约瑟夫·罗西搬上过银幕。当时,扮演伊娃这个蛇蝎美女的是法国传奇女演员让娜·莫罗。而如今,这个角色则被交到了同样传奇的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手上。不过,如此阵容和题材,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好评。媒体评论表演和影片称:"对于于佩尔来说,又一次中规中矩了无新意地完成了工作"以及"影片就好像是在一条去往死胡同的道路上,迂回打转"。按照这样的评论态势,这部《伊娃》或许难以在柏林取得什么太好的成绩。
当日上映的最后一部参赛片,来自德国本土,名为《过境》。影片的历史背景发生在二战期间,主角是一个叫做格奥尔的男性逃兵。德国军队就在巴黎城外,他则在收拾东西准备逃往马赛。在他收拾的东西里,有一份来自作家维德尔的手稿。这个作家已经自杀了。凭借着维德尔的假身份,格奥尔带着死去战友海英茨的儿子一起上了路。整个逃往的路程并不顺利,尤其是在遇见了神秘女子玛丽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影片改编自德国女作家安娜·西格斯撰写的二战同名小说,以当下的马赛作为背景,在时空上产生了奇妙的关联。
这种关联,是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有意而为之的"弦外之音",更是一种形而上的表达方式。故事虽然并无太出人意料的内容,但早先的难民,和欧洲现下的难民潮叠加在一起,却产生了相当奇妙的维系感。难民与难民的相遇,历史与今生的交合,所有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永恒的过境空间。这种诉求,制造了一种观影难度。佩措尔德没有把影片拍摄成历史片,没有明确化正确、错误、过去、现在,所以,这就造成了整部影片难以明辨的混沌感和迷惑感。
次日,也就是柏林的第四个比赛日里,主竞赛单元将会上映《我的女儿》、《祈祷》以及《房产》三部影片。场刊方面,第二日上映的两部影片的评分已经刊出,《落难女子》1.4分,相当悲剧,而《女继承人》的2.6分,不好不坏。占据榜单头筹的,依旧是定格动画《犬之岛》。